降水井施工:
(1)成孔:采用直径800mm冲击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05。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
(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选择600mm钢护筒成型,钢护筒壁为20mm孔洞成不均匀分部,增加滤水效果,以防止降水井过程中出现垮塌现象。
(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m米时用粘土填实。在填滤时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
(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m左右。
(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cm,并加井盖予以保护,避免杂物落入井内,以免破坏。
(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次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基坑降水效果。
降水井监测:
为了掌握场地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做到降水井点布置合理,达到较好的基坑降水效果,在降水进行施工及降水过程中对降水井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含水层岩样,分析含水介质变化,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为合理布井提供依据。
②、在洗井过程中监测井深、地下水位变化,并实时进行试验抽水,确定各单井涌水量,为选择降水泵型据供参数。
③、降水工作开始后每天早、中、晚对降水井水各测一次,以便及时掌握降水效果。
④、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后确保每天观测一次水位,依据地下水位变化历时曲线,调整水泵投入量,达到降低能耗、保护地下水资源目的。
⑤、每二天测量一次降水井深度,掌握降水井沉砂量,以便发现失效的降水井,做到及时处理,延长降水井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