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一建报考工作已经进入尾声,近日甘肃省人社厅发布的《关于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人员不再公示的通知》在报名期间引起了考生们的广泛关注。
一、甘肃新政:合格名单不再公示
二、中央财政:城市更新风口已至
三、把握变革期的黄金机遇
一.合格名单不再公示
甘肃省人社厅
《关于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人员不再公示的通知》
各位考生:
根据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资格考试考务规范化专项工作的要求,我省自2025年起,不再对考前自动核验通过和已人工核查通过审核的合格人员进行公示。
成绩合格人员接受长期的监督举报,对虚假承诺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以建造师考试为例,一直以来,出成绩后的合格名单都会在各地官网进行公示,接受大众监督。现在突然取消公示,难免会令大家疑惑:为什么要取消?对考生而言是好是坏?
1
隐私保护升级
以往各省公布合格名单,初衷是为了监督合格人员参考的公平性,防止作弊情况的发生。但由于考生姓名、专业、考号等信息的公开,间接导致考生信息被滥用,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骚扰电话层出不穷,甚至还会出现诈骗信息。
公示≠公开个人信息,因此,如今取消公示可以更好的保护考生信息,让大家安心取证,避免再被“骚扰”。
2
公平性更有保障
有人担心:不公示了,公平性还有保障吗?
目前“全程审核”的形式,公平性已远超公示,在报名阶段就要对报考人员的学历、社保等信息进行联网审核,杜绝“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以前考试成绩出来后,合格人员信息仅在一周到10天左右的阶段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也就不再关注了。而现在,持证者需更重视继续教育和执业记录,以防“秋后算账”被清查。
3
政策收紧已是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市场监管、考试审核都有了更全面也更便利的数据支持。
建造师考试近些年一直实行“告知承诺制”,但通过近几年的报考情况来看,审核明显越来越严,“承诺”不再仅仅是口头几句话那么简单。
以今年的一建报考为例:学历、社保、工作年限、专业等都出现了更严格的审核情况。
往年的一建报名,只要学历真实有效,即便专业名称与报考要求略有出入,通过"告知承诺制"基本都能顺利通过审核。然而今年多地报考系统升级,开始严格执行《专业对照表》,对专业匹配度进行精准筛查。
甚至去年成功报考,已经通过部分科目的老考生都遇到了今年显示“专业不符”而报考失败的情况。
对于考生而言,取消公示不仅更好的保护了个人隐私,也使得监管更加全面、长久,算得上是个好消息。但也要注意,取消公示不是放松监管,而是用更科学的方式维护公平。现在的考试审核较以前更加严格,踏实复习早日上岸才是政策变化下,不变的硬道理。
二.变革时代证书用在哪里
近日,财政部公示了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北京、天津、广州等20个城市成功入围。未来几年,中央财政计划掏出超过200亿元,全力支持这些城市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重点提要
拟支持的20个城市为(按行政区划排序): 北京、天津、唐山、包头、大连、哈尔滨、苏州、温州、芜湖、厦门、济南、郑州、宜昌、长沙、广州、海口、宜宾、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
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
中部地区每个城市不超过10亿元
西部地区每个城市不超过12亿元
直辖市每个城市不超过12亿元
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城市更新这个词大家这段时间听了不少,但中央财政这次实打实的砸下了超过200亿的“大红包”,确实可谓给建筑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管网改造、老小区翻新、市政升级……多个方向工程全面开花。
1
钱花在哪儿?
从区域来看,财政支持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当下情况按需分配。东部沿海地区本身经济程度较高,因此东部城市最多不超过8亿,其次是中部城市不超过10亿,西部地区近年来正在重点开发,因此与直辖市一样,不超过12亿。
从方向来看,作为城市安全的根基,老旧的燃气、排水、供热管道等均需换新;旧楼、危楼需要改建加固;城市基础设施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翻新改造。
2
机会属于谁?
超过200亿的项目陆续展开,全国各地都有涉及,届时工作岗位数量自不必多说。
地下管网隐蔽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老旧小区改造,协调难度大,技术要求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将会成为“香饽饽”。
三.把握变革时期的黄金机遇